新玉米即將上市:新玉米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案
時間:2021-10-19 點擊:358
玉米在飼料中使用比例占到百分之五六十以上,是名副其實的飼料之王。玉米質量好壞直接決定著飼料品質的好壞。隨著新玉米的上市,在飼料中的應用比例逐漸提高。但新玉米在開始使用的一段時間飼料企業常常碰到一些問題:表現在豬上引起大面積乳仔豬拉稀、部分大豬出現消化不良和淺黃色飼料樣糞便的情況;在蛋、種禽上使用,會引起蛋雞糞便稀甚至下痢、生長緩慢、死淘增加、產蛋率下降、蛋殼蛋黃顏色變淺、蛋清稀薄、料蛋比增高、授精率和孵化率降等;肉禽會出現糞便稀薄下痢、料肉比增高、原糧樣便。以上這癥狀俗稱“過料”。那么造成“過料”的原因是什么呢?又該用什么方法怎么去解決呢?下面我們討論一下新玉米在飼料使用中存在的問題的原因和對策。
●新玉米水分高
新收獲的玉米水分在華北地區一般為15%-20%,在東北和內蒙地區一般為20%-30%。飼料中過多的水分會破壞日糧中維生素等活性成分,降低飼料中能量的濃度,而蛋白質比例相對升高,打破了日糧中各營養素間的平衡關系,胃蛋白酶不能滿足突然增高蛋白質的消化,造成消化不良和營養性腹瀉。另外,仔豬消化系統還不完善,飼料成分的改變會產生應激反應,降低抵抗力,甚至誘發其它疾;在蛋、種禽上,新玉米由于水分較高,代謝能值較低,使用過程中會導致采食量增加,然而采食量的增加并沒有提高生產性能,反而隨之出現產蛋率下降、蛋的品質下降等問題;肉禽上會出現下痢、原糧樣糞便、生長不良、飼料轉化率降低等。這是由于新玉米代謝能值低造成的,所以最好通過控制水分收購合格品質的玉米來解決,或根據水分差異的影響,調整日糧營養水平。
●新玉米易霉變
今年的玉米收獲季節,連綿不斷的秋雨嚴重影響了玉米的收獲和玉米質量,目前華北一帶受降雨所致,農田積水較多,機器難以進入,給采收帶來了很多麻煩,且持續的陰雨天氣,也讓玉米質量比較差,霉變、發芽、禿尖情況多見,且病蟲害也比較多。如河南?h,當地的受災情況較重,當地受多次雨水原因,預計只能收獲2-3成,且霉變較多。很多養殖者都會認為玉米只有在儲存的過程中霉變,其實是錯誤的,玉米霉菌分為倉儲霉菌和田間霉菌。秋收時仔細觀察會發現有些玉米在生長時就已經發霉,并且腐爛。據統計,玉米在采收前后約25%受到霉菌的污染,霉菌的這種潛在性給飼料品控、原料控制帶來很大的難度,增加了防控難度。這也是為什么看著玉米不錯很干凈,還會出現霉菌中毒的原因。
●抗性淀粉
抗性淀粉又稱抗酶解淀粉,難消化淀粉,在小腸中不能被酶解,難以消化?剐缘矸塾捎谙y,進一步降低新玉米所提供的能量,造成飼料中蛋白質相對增高,當能量不足時,機體會將蛋白質分解作為能量來使用,而蛋白質的代謝產物主要是有毒的尿酸鹽,尿酸鹽會降低豬只對疾病的抵抗力,刺激動物腸道引起腸炎下痢、消化不良。同時增加了痛風發生的風險。玉米是后熟生理作物,新玉米中的抗性淀粉含量最高,儲存一段時間(5-6周)含量逐漸降低。 針對以上新玉米本身存在的這些對動物生產不利因素,解決方案如下:
●原料質量嚴格把關
可以使用高效液相法、Elisa試劑盒等進行檢測新玉米中霉菌毒素,來做嚴格原料質量把關。
●適度陳化
時間需在一個月以上。新玉米收割后,有一個后熟化的過程,這個過程中抗性淀粉、非淀粉多糖會逐漸減少,存放一個月再以上,問題就很少了。
●與高品質陳玉米混用
可通過與高品質陳玉米逐步混用過渡,過渡期半個月以上。
●控制玉米水分,保持營養平衡
新玉米水分一般超標,我們要盡快曬干或烘干到14個水分以下,以防止存儲過程中的霉變問題。另外我們需要根據玉米的實際水分含量,計算能量缺乏情況,調整能蛋平衡,防止蛋白過量在后腸道發酵的危害。
綜上:使用新玉米可能會帶來一系列問題,務必要合理正確使用。此外,新玉米水分高,易出現霉菌毒素超標,請合理使用霉菌毒素脫毒劑產品。
版權和免責聲明
本網站轉載、引用或翻譯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供學習交流,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與本網站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處理。
聯系電話:025-56211118轉8229。